包含标签:装箱 的文章
-
春运微观察丨物畅其流 重点物资运输保障有力
春运,不仅是人员的大规模流动,也是生产生活物资运输的高峰期。往年的春运一般是“客增货减”,也就是客运增加,货运减少。而今年春运,各类医疗防疫物资、节日生活物资和能源、粮食等重点物资运输需求,都出现较大增长。春运期间,如何做好这些重点物资的运输保障? -
浙江今年投资三千五百亿元建设高水平交通强省
1月13日,2023年浙江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系统总结2022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全面部署今后5年和2023年交通运输重点工作。2023年,浙江交通将紧扣“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建设工程”,全力实施10项行动,确保全年完成综合交通投资3500亿元,力争达到3600亿元。 -
太仓港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超800万标箱
据江苏太仓港口管理委员会消息,2022年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800万标箱,货物吞吐量突破2.6亿吨,创港口建设30年来历史新高,集装箱吞吐量连续5年位居江苏第1、连续13年领跑长江。 -
安徽加密省际通道承东启西通江达海
1月10日,安徽省召开2023年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章义表示,2023年全省计划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100亿元以上,系统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把承东启西、通江达海的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力争全年完工高速公路380公里、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30公里,六车道及以上高速公路里程达到850公里以上,新增高等级航道300公里。 -
山东布局沿黄两岸双高速走廊
近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加快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打造“轨道上的山东”,完善四通八达公路网,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形成沿黄两岸双高速走廊。到2025年,山东将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双高速”,沿海港口吞吐量达20亿吨,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 -
福建畅通区域联通网加速城乡融合
记者从1月7日召开的2023年福建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获悉,2022年全省公路水路投资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完成投资1051亿元,连续3年突破1000亿元。2023年,福建计划完成公路水路投资1000亿元,畅通国内大通道、区域联通网、国际物流关、城乡融合网,全力加快建设交通强省。 -
广东海事局出台40项细化措施落实《南沙方案》
近日,广东海事局印发《广东海事局服务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制定40条细化措施,认真落实好《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全力支持服务广州南沙建设“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
山东积极推进低碳高效交通建设
近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提出积极推进低碳高效交通建设,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到2025年,山东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
江西高等级航道吸引大宗货物运输
据江西省高等级航道事务中心消息,今年以来,江西省水运经济在遭受疫情和特枯水情双重影响下逆势上行,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今年1月至11月,江西共完成水路货运量1.21亿吨、货物周转量377.85亿吨公里、集装箱吞吐量77.56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5.37%、18.98%和9.47%,水运在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占比由2021年的6.4%上升为6.8%。 -
长江沿线最大汽车滚装码头太仓开建
记者日前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获悉,长江沿线最大的汽车滚装码头——海通太仓码头先导段开工建设,将通过搭建沿海、沿江“T”字形汽车滚装物流网络,融通长三角汽车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加快国产汽车品牌“产、运、销”一体化发展,为我国汽车品牌出口海外提供强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