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最新资讯 > 正文

【资讯】十八洞村脱贫路

投稿人:  浏览: 3,266 次
5年前 (2019-04-17) 沙发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殷切嘱托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资讯】十八洞村脱贫路

十八洞村全貌。

  五年多来,湘西交通人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精准脱贫的基础和关键,围绕破解地理瓶颈,全面打响“交通突围战”,对外融入长沙、重庆、桂林、贵阳等大城市的“4小时经济圈”,对内形成以吉首为中心的“2小时经济圈”,交通运输成为全州精准脱贫的“先行官”和“加速器”。

花垣县找准突破口、推进“交通+”,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交通扶贫经验,努力破解交通瓶颈,致力建设脱贫路、致富路、发展路。

“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2017年2月成功脱贫摘帽,成为湖南省第一批成功脱贫摘帽的贫困村之一。

交通先行,十八洞村这个曾经“穷得让人心痛的地方”,如今,鸟儿回来了,鱼儿回来了,虫儿回来了,打工的人儿回来了,外面的人来了。本报特邀花垣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十八洞村村支部书记、嫁到村里的杭州媳妇,讲述“十八洞村脱贫路”。——编者

【资讯】十八洞村脱贫路

十八洞村大门。

  “交通+”战略 助力精准脱贫

花垣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武陵山脉中段,湘黔渝交界处。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花垣县因地制宜,找准突破口,推进“交通+”战略,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交通扶贫经验,努力破解交通瓶颈,致力建设脱贫路、致富路、发展路,取得明显成效。

【资讯】十八洞村脱贫路

麻绍德。

  推动“交通+精准扶贫”

建好就地脱贫路

全县上下把交通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放在老百姓最需要、最直接受益的地方,2015年全县实现村村通水泥路,2017年25户以上自然村公路100%完成生命防护工程,5户以上自然村100%通水泥路,90%农户入户路完成硬化,建制村通客班车达100%,全县公路密度达2.78公里/平方公里,公路可达性、互联性显著提升,为精准脱贫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推动“交通+新型城镇化”

建好转移脱贫路

通过城镇交通项目的实施,推动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发展。目前花垣县城已建设骨干道路38公里,建成区面积达14平方公里,常驻人口增加到8万人。为加快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坚持把城乡客运一体化作为“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全力创建全省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正在建设紫霞大道,可将60多平方公里的紫霞湖景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与县城区连成一片,着力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在积极争取建设货运铁路、高速铁路,规划建设10公里世纪大道;正在建设35公里清水江沿江大道,将县城、团结镇融为一体,推进县城—边城小城镇带发展;规划打造200多平方公里的湘黔渝边区中心城市,形成以城带乡格局。

推动“交通+园区”

建好产业脱贫路

坚持产业在哪里,道路就建到哪里,产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路,就建什么样的路。花垣县工业集中区已完成路网建设15公里,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建成面积6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达到55户。农业科技园区建成路网20.62公里,均按6.5米宽度标准建设,吸引42户企业、合作社入驻园区,建设了13个产业园,流转土地近5万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推动“交通+旅游”

建好旅游脱贫路

【资讯】十八洞村脱贫路

民居。

  花垣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正在建设边城茶峒、古苗河、紫霞湖、蚩尤部落群、崇山老卫城五大旅游板块,规划围绕景区开发建设旅游公路170公里,同时把公路作为景观来打造。全长44公里蚩尤部落群二级公路、全长16公里紫霞湖环湖公路全面开工,全长35公里的竹篙滩至边城茶峒沿清水江景观公路,按照景观路、产业路、健身路、生态路进行高标准规划设计,建成后将成为湘渝黔边区生态路旅游示范路。

目前,花垣县境内公路通车里程2534.1公里,建成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节点的农村客运网络体系,形成花垣县到周边省会城市“4小时交通圈”,到境内乡镇“1小时交通圈”,境内上高速“30分钟”,彻底改变交通落后面貌,为实现区域精准脱贫、协调优化发展贡献交通力量。

嫁到十八洞村的日子

我叫韩凤娇,浙江杭州人。毕业后,我在自家的水果连锁超市工作。在水果超市旁边,有一家美容美发店。在那里,我认识了现在的丈夫。

【资讯】十八洞村脱贫路

韩凤娇。

  刚认识的时候,他告诉我,他的老家在十八洞村,是湖南湘西州有名的贫困村。他父亲已经离世,家里还有两个妹妹正在读大学,家里要负担两个大学生的费用,经济压力很大。

对于嫁到这里,其实当时父母和我都有顾虑。2016年初,我随男朋友到他家,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十八洞村,第一次体验这么曲折的山路,很不适应,一路晕车。当时,村里交通十分不便,最近的集市在10公里外,而且没有公共交通。居住条件也很差,厨房很破旧,厕所还是旱厕。尽管如此,我还是被这里淳朴的民风和秀美的风景深深吸引。

丈夫告诉我,自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提出“精准扶贫”后,村子里的生活有了新变化。全国人民的关注,让村子里的游客越来越多,村民现在在自家门口就能找到商机。

由于工作原因,我和丈夫在结婚前只在十八洞村待了2个月便返回了杭州。2017年,我们在杭州结婚,不久后儿子也出生了。那年春节,我们回十八洞村过年,爷爷看到孙子成家了,还有了重孙,脸上一直挂着幸福的笑容,我们也特别开心。于是,我们打定主意在村里发展,也能照顾年迈的爷爷。

【资讯】十八洞村脱贫路

游步道。

  刚开始在这里生活,我有些迷茫,不知道自己在村子里能干些什么。直到2018年6月,老挝主席来访十八洞村,想到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游客,我萌生了做讲解员的想法。丈夫很赞同,经过村里的培训,我荣幸地加入了讲解员队伍。讲解员这份工作不仅增加了我的收入,还让我学到许多关于十八洞村的文化、产业和精准扶贫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我的介绍,更多游客对十八洞村和精准扶贫有了新认识。这是一份让我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工作!现在,我在驻村干部的带领下学习英文讲解,为接待外国游客做准备,准备向外国友人宣传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经验。

2018年,百日攻坚战,十八洞村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变美了,拓宽了,变直了,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出行。今年,我们还打算乘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东风经营民宿,让收入更上一个台阶。我相信,在村支两委和扶贫工作队的带领下,通过自身的奋斗和努力,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

精准扶贫结硕果 深山苗寨焕新颜

十八洞村位于湖南省花垣县双龙镇西南部,因村内有18个天然溶洞而得名。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225户939人,人均耕地0.83亩,是一个典型的苗族聚居贫困村。

【资讯】十八洞村脱贫路

龙书伍。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五年多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经验。201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88元增加到12128元,136户533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56.8%下降到1.37%,率先在全县退出贫困村行列。

班子强了 满意多了

十八洞村原来的党支部班子只有3个人,平均年龄接近60岁,1人初中文化、2人小学文化,其中1人还是贫困户,班子比较弱,凝聚力不够。

为有效推进精准扶贫工作,2014年1月,县委抽调5名党员组成十八洞精准扶贫工作队,同时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和第一书记的党组织关系下转到村党支部,全力支持两委班子开展工作。在村委换届选举中推行“两述两评”制度,把讲政治、有文化、“双带”能力强、群众信任的能人选进班子。班子引路,党员引领作用明显增强。十八洞村还开通了“湘西e路通”,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办事不出村”。群众对村支两委的满意率由以往的68%上升到现在的98%。

脑袋富了 干劲足了

十八洞村是典型的贫困村,群众的思想观念滞后,过去存在较重的“等、靠、要”依赖思想,修路、盖房、发展产业等都巴不得上级部门来做,甚至建设公共设施,还有个别人出来横加阻止。

工作队及村两委班子通过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创新推行“群众思想道德星级化管理模式”,开展道德讲堂,开展歌咏、舞蹈、小品、苗鼓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树立身边榜样,每年表彰优秀村民,努力改写过去“村合心不合”的历史,现在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大、愿望强、劲头足。

【资讯】十八洞村脱贫路

畅通村路。

  钱袋鼓了 人“脱单”了

曾经的十八洞村,人均耕地面积仅0.83亩,村里没有什么产业,2012年全村只有417亩水稻、100亩玉米、300多亩烟叶,全村总收入仅140万元,集体经济也是空白。

五年多来,十八洞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了乡村游、黄桃、猕猴桃、苗绣、劳务输出、山泉水等“旅游+”产业体系。其中,“飞地经济”发展的千亩精品猕猴桃基地的产品已实现港澳直通;组建的苗绣合作社,让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2017年实现产值26万元;全村有300多名劳动力到东西协作对口帮扶城市深圳、广州等地转移就业,直接增收600余万元;投资山泉水厂,每年按“50+1”形式给村集体分红,2017年度已实现村集体分红50.18万元。201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12128元。

全村有一半贫困大龄男青年成功“脱贫”又“脱单”,总书记当年探访过的、如今已年近八旬的村民施成富的小儿子娶上了重庆媳妇;昔日“三无”青年龙先兰养蜜蜂100多箱,年收入十多万元,也结了婚,他们的“甜蜜事业”越干越起劲;2018年中秋节,村里44岁“光棍汉”施六金成功脱单并举办婚礼。

环境美了 生活好了

曾经的十八洞村基础设施条件差,从梨子寨到镇上“一天没一个车,走路要一个半小时”,村舍环境简陋,村里没有自来水,用电也不稳定。

五年多来,十八洞村确立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与原生态协调统一,建筑与民族特色完善结合”的建设总原则,以“修旧如故”“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为理念,全面实施“三通”“五改”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拓宽村道4.8公里,全村225户房前屋后铺上了青石板,民居改造工程完成92户,农户改厕工程完成107户,完成水渠建设3千米、机耕道建设6公里、游步道建设1118米,农网改造全面完成,家家通上了自来水、户户用上了放心电;升级改造了村小学和卫生室,新建了村级游客服务中心、村级电商服务站、苗寨特色产品店、村级金融服务站和村级民族文化展示中心。

【资讯】十八洞村脱贫路

古朴村貌。

  现在,村民们都说,十八洞村的“鸟儿回来了、鱼儿回来了、虫儿回来了、打工的人儿回来了、外面的人来了”。

来源:交通运输部网站
本文由物流报平台用户攥写或转载并发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物流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或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快递立场。转载需注明来源及作者姓名。如内容(包含图片、视频、音频、文字)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来邮告知,并提高相关证明,经本平台核实后立即删除。E-mail:zhoulh@56tim.com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