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最新资讯 > 电商资讯 > 正文

【电商资讯】“双11”逐年显露疲态 “全球卖”或成巨头下一站

投稿人:  浏览: 1,518 次
5年前 (2019-03-12) 沙发

11月14日消息,今年的“双11”,天猫一举斩获超过2135亿元的总交易额。然而随着每一年交易体量屡次突破上限,放缓的增速却也暴露出电商巨头们的尴尬处境。在跨境电商市场,加速进攻海外市场或许将是平台们应对增长困境的突破口。

截至11月12日零点,天猫在其第十个“双11”成交额突破2135亿元,同比增长27%。而京东在“11.11全球好物节”期间下单额亦达到创纪录的1598亿元,同比增长25.7%。从交易额来看,这两家国内电商巨头都在此次大促刷新了各自的历史新高,显现出国内依旧旺盛的电商消费需求。不过,从增速来看,“双11”带来“惊喜”已大不如往年,两大巨头的增长瓶颈愈发明显。

《电商报》记者结合平台公布的成交额数据进行梳理发现,2015年到2017年三年间,天猫“双11”交易额同比增长分别为59.7%、32.3%及39.36%。而京东这三年在“11.11”大促期间的交易额的同比增长幅度也从2015年的超过140%,到2016年的60%,再到2017年的5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8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今年上半年新增网民2968万人,较2017年底增加3.8%。而2015年至2017年,我国网民增长率分别为6.1%、6.2%、5.6%,网民规模增幅放缓趋势明显。

不难发现,与电商行业增速相对应,目前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十分庞大的体量,同时增长率逐年走低。这一趋势对电商行业而言,无疑也意味着电商红利消退期已经来临,获客成本及获客难度提高正在成为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即便618、双11、双12等打上电商烙印的“大促节”层出不穷,仍难以起到“打鸡血”的作用。

不过,与增长陷入瓶颈的整体电商发展情况相比,跨境电商却依然显现活力。9月发布的《2018年(上)中国跨境电商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中,出口占比达到77.1%,进口比例22.9%。报告同时指出,随着国内消费升级,进口电商的比例正逐步扩大。11月发布的《中国进口消费市场报告》也指出,中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渗透率,已从2014年的1.6%迅速攀升至2017年的10.2%。

今年的“双11”,天猫国际用6小时29分钟超越了其去年“双11”全天的总成交额,而网易考拉打破自己去年的全天销售额,则仅仅用了78分钟。从这两家国内市占率靠前的跨境电商平台的表现来看,跨境进口消费显然还有极大增长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投资的全球速卖通、Lazada等平台也参与了此次天猫“双11”。其中速卖通第一次带领海外商家参与天猫双11,助其把货品卖往本国之外。不难看出,此前提出“全球买、全球卖”的阿里,在做大“买进来”的生意同时,正有意扩大其“卖出去”生意的业务版图。并且,其目标用户群体已经突破了国界,定位于覆盖全世界的电子商户的“全球卖”。

在国内电商市场饱和度愈发走高的背景下,海外地区,尤其是网络覆盖尚未完善的新兴电商市场无疑是亟待开拓的新大陆。随着物流、支付等基础业务作为依托,“全球卖”有望成为国内电商巨头共同抵达的下一站。

来源:互联网
本文由物流报平台用户攥写或转载并发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物流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或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物流报立场。转载需注明来源及作者姓名。如内容(包含图片、视频、音频、文字)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来邮告知,并提供相关证明,经本平台核实后立即删除。E-mail:zhoulh@56tim.com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