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加快融入京津冀冷链物流网络
浏览: 1,032 次
日前,《山西省“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简称《规划》)印发,明确将支持太原进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加快融入京津冀冷链物流网络,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与京津冀合作门户、全省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节点。
日前,《山西省“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简称《规划》)印发,明确将支持太原进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加快融入京津冀冷链物流网络,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与京津冀合作门户、全省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节点。
“起初三市镇食品工业园的入驻企业只有20多家,如今平益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申请入驻的企业已经有100多家,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挣钱。”11月28日,湖南平益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这让岳阳市平江县三市镇党委委员、常务副镇长童河对全镇未来的发展信心更足。
物流业一端连着生产,另一端连着消费,关系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运行,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一环。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的报告,举旗定向,凝心聚力。
金秋时节,江苏省重大交通项目不断传来新进展:10月3日,沪苏湖铁路架梁正式从苏州进入上海,拉开了沪苏湖铁路跨省箱梁架设的序幕;10月9日,宿连航道二期暨京杭运河宿迁段综合整治工程开工建设;10月10日,龙潭长江大桥南主塔主体工程完成施工……
党的二十大临近,锐意进取的中原大地涌动着活力。郑西高速公路双龙至西峡段沥青路面和桥梁伸缩缝施工进入收尾阶段,将于年内投入使用;沙河漯河至平顶山航运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将确保年底前建成……得益于各大交通工程建设,河南正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北部湾港钦州港区一派繁忙。编者按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世界级港口群;航空海运通达全球,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中国高铁、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快递成为亮丽的“中国名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工作,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迎来了由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近日,在位于江苏省南通市的通州湾江铁海联运南北“大动脉”洋吕铁路建设现场,首片长32米、重达135吨的T梁在架桥机的控制下,稳稳落在西港池特大桥第一跨桥墩处,标志着洋吕铁路先行段吕四港站至东灶港站段进入架梁阶段。
端午假期,走进江苏交通工程建设工地,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建设者抢抓时间奋战在施工一线。“对我们而言,端午节不赛龙舟,要赛就赛施工!”高淳至宣城高速公路江苏段项目工程部副部长胡大勇打趣说。
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常州至无锡段建成通车,串联起苏州、无锡、常州三地,构建起沪宁间第二条快速通道;宁句城际、南京地铁2号线西延线开通运营,宁马城际、宁滁城际、宁扬城际铁路开工建设,南京都市圈一体化步伐加速;太仓港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700万标箱,疏港铁路专用线开通……2021年年末,江苏交通捷报频传。
凝聚共识,坚定信心,接续奋斗!2022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回顾即将收官的2021年,吹响新征程的号角。
一轮春雨过后,山东省滨州市黄河两岸裹上了一层新绿。在黄河沿岸的沾(化)临(沂)高速公路黄河大桥建设现场,推土机、挖掘机、渣土自卸车等施工车辆来回穿梭,各司其职;山东港口滨州港码头生产格外繁忙,多艘船舶集中到港……趁着好天气,全市各交通项目的施工人员精神抖擞、干劲十足。
重庆、四川这两个山水相依、人文相近、一衣带水的省市,正在以重庆和成都这两个城市为中心,共同发力驱动,构建新的增长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个地区作为“极”,建设面向世界的四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和其他三“极”一起,构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 日前,重庆市政府印发《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简称《方案》),提出力争3年投资4200亿元,开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管道等干线6500公里,全力建设9大基础网络,实施40项“百亿工程”。
据江苏省统计局网站消息,1—11月,江苏省铁公水空四种运输方式累计完成综合货运量24.9亿吨,同比增长2.7%,增速比1—10月提高0.3个百分点;完成货物运输总周转量9927.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4.0%。其中:11月当月完成综合货运量2.8亿吨,同比增长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