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MSC取代马士基运力排名第一,集运市场将迎哪些大洗牌?
根据 Alphaliner 最新数据,根据现有运力加上24000 teu 的新造船舶订单,地中海航运公司(MSC )目前已超越其2M合作伙伴马士基,即将位居全球船公司运力排名首位,稳居运力排行榜首25年的马士基即将遗憾让位。


全球50大港口班轮准班率排名,中国仅两港口入围前十
近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了2021年1月全球主要港口(主干航线)班期综合服务水平排名。该数据在2020年的基础上增加了在港时间和在泊时间的统计,以全面体现班期综合服务水平。

中远海运全力保障外贸运输
由于中国防疫抗疫的成效显着,中国率先实现复工复产、经济正增长,中国外贸在全球贸易的比重由16%快速升至20%。国外需求的快速增长造成大量海运集装箱集中从中国出口输送全球。


中远海运租赁35.22%股权将易主,中远海发仍是最大股东
日前,中远海发发布公告,拟通过非公开协议转让方式以18亿元的价格转让中远海运租赁有限公司35.22%股权,同时中远海运租赁拟通过公开挂牌的方式实施增资扩股,获得战略投资者10亿-30亿元(不超过30亿元)的增资。

中远海运港口三季度净赚2.49亿美元 同比增13.5%
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1199HK),发布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期内该公司实现实现收入约7.23亿美元,同比减少6.5%,股东应占利润2.49亿美元,同比增加13.5%,基本每股盈利7.83美仙。

马士基遭受大规模网络攻击损失超3.17亿美元,三年后6名幕后黑手终于浮出水面?
上个月达飞轮船被网络袭击一事是备受业界关注,航运物流人也是谈网络攻击而“色变”,据悉,三年前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运输公司马士基(Maersk)遭受网络攻击的幕后黑手终于浮出了水面。


“运去哪”与PSA战略合作,合力构建全球服务网络
9月28日消息,“运去哪”与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PSA)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PSA在华独资的星洲港供应链管理(广州)有限公司(PSA-CSCS)相关业务达成合作,双方将重点围绕数字化国际物流、供应链资源共享、海外服务网络建设等多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终于到顶了?运价要跌了?船公司取消GRI并将下调跨太平洋运费
新冠肺炎的出现影响了全球经济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集运市场,随着各国陆续恢复经济活动,货运需求量飙升,集运运价也跟着翻倍上涨。

中远海运港口附属拟认购北集司26%股权
9月14日,中远海运港口(01199.HK)发布公告,以资产加现金合共价值约8.76亿元注入方式,收购广西北部湾国际集装箱码头(北集司)股权。

准班率全线大幅下跌,航运市场怎么了?
近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了2020年8月全球主干航线综合准班率指数。8月份,全球9条主干航线综合准班率为52.8%,环比下降16.6%,其中,到离港和收发货准班率分别为52.85%和52.74%,较7月份分别减少14.21%和18.99%。

全国首个!北部湾港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开工
8月31日,北部湾港钦州港大榄坪南作业区9、10号自动化集装箱泊位开工,成为北部湾智慧港口建设的标志性项目,标志着北部湾港正式进入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的新时代。

中远海控:营收740.53亿元,试水电商直播带货
8月28日晚间,中远海控发布2020年半年报。报告期内,中远海控实现营业收入740.53亿元,同比增长2.7%,实现归母净利润11.38亿元,期内经营现金净流入114.38亿元。

中欧班列逆势增长 双边贸易保持活力 中欧务实合作拉动世界经济复苏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和欧盟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中欧经贸往来经受住了冲击,展现出强大韧性并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中欧各界人士表示,中欧贸易保持活力,对双方及世界经济都是积极信号,共建“一带一路”为中欧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中欧两大经济体应该发挥世界经济“双引擎”作用,拉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

海南自贸港建设为港航业者带来利好
《海南自由贸易港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的发布恰逢其时,以其积极蓬勃的能量,正在掀开新一轮中国对外开放的奔涌大潮。这意味着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从此开启新篇章。基于此,港航业者面临哪些机遇,又承担哪些使命?

集装箱海运的二氧化碳指数下降了5.6%
Clean Cargo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17家主要海运集装箱运输公司约占全球集装箱运输量的85%其船舶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下降,。

哀鸿遍野的港航业中,它上半年净利预增500%
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600026,以下简称“中远海能”)发布2020年上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7.6亿元至29.6亿元,同比增长488%到531%。



全球航运公司运力百强最新排名
根据Alphaliner最新公布的数据,截止7月2日,全球在运营集装箱船数量共计6135艘,总运力为2383.55万TEU,折合约2.88亿载重吨。其中,前三大班轮公司总运力占全球市场的44.33%。

这个船公司开办的学校揭牌啦 !
2020年7月3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党校/企业大学/研究院/青岛船院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揭牌仪式。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许立荣,青岛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薛庆国,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付刚峰,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校长、上海交大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青岛市委常委、西海岸工委、黄岛区委书记孙永红,大连海事大学党委书记郑少南,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霍高原,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奉利,以及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党组副书记王海民,副总经理张为等出席揭牌仪式。 青岛市有关部门领导、交通海事部门领导、港航单位代表、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相关职能部门和直属单位的领导等应邀参加仪式。揭牌仪式由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共中远海运集团党校常务副校长、中国远洋海运大学校长韩超主持。 揭牌仪式 青岛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薛庆国,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付刚峰在仪式上发表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校长、上海交大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董事、党组副书记、党校校长王海民致辞。 青岛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薛庆国讲话 薛庆国副市长在讲话中对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党校/企业大学/研究院/青岛船院的成立表示祝贺。薛副市长指出,青岛因海而兴,海洋是推动青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青岛因港而立,港口是青岛海洋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作为世界最大的综合性、全球化航运企业,多年来在国际航运、交通物流、教育科研等领域与青岛各界开展务实合作,为推动青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此次中国远洋海运大学的成立将进一步拉紧双方合作的纽带,培养更多海运专业人才,为青岛加快建设国际海洋名城增加新动能,为青岛海洋事业发展提供新动力。当前青岛市正按照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要求,紧抓建设上合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军民融合示范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机遇,发起了经略海洋、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等十五个攻势,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 今后,青岛市委市政府将持续优化服务环境,不断深化双方战略合作,全力支持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在青岛的发展,希望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以中国远洋海运大学成立为契机,更好融入青岛发展大局,把更多高端航运要素向青岛集聚,进一步深化航运交易、航运科技、航运金融等方面合作,深信双方将抓住国家战略在青岛布局的重大机遇,不断拓展合作空间、巩固合作成果、提升合作水平,共同开启互惠互利、携手共赢的新篇章。 中远海运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付刚峰讲话 付刚峰总经理指出,企业大学的组建是集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经济强国必定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是集团服务国家战略,按照“3+4”产业生态深化改革重组、实现高质能量发展的战略举措。多年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与青岛市在航运、物流、航运服务、教育科研等领域开展了务实合作,此次集团党校/企业大学/研究院落子青岛,是集团深化与青岛市战略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企业大学是集团人才赋能的重要平台,整合了集团内部11家教育培训机构的优质资源,汇聚了系统内优质的教育培训师资力量,将按照面向未来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人才发展需要,完善、提升软硬件设施。中国远洋海运大学是集团高端人才培训、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是集团科研创新、高端决策的支持平台,是集团和行业所需海运高技能专业人才的职教基地,更是集团落实党建责任的重要阵地,将成为集团持续发展壮大的最根本力量,也将为航运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人才的重要支撑。当前,山东正着力实施海洋强省建设行动,青岛市聚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海洋攻势”。作为扎根青岛、助力航运的重要平台,企业大学将肩负更大的责任和使命,希望企业大学借助青岛良好的区位优势、先进的发展理念和开明开放的发展环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以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担当,紧密对接集团战略发展需求,紧密对接青岛蓝色经济发展,聚焦航运人才培养,助力企业科技创新,为中远海运集团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为青岛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贡献力量。 中远海运集团董事、党组副书记、党校校长王海民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