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企业推荐 > 正文

【动态】2015年细数物流新常态十大模式

投稿人:  浏览: 2,275 次
5年前 (2019-02-01) 沙发

    ❶ 长期低利润:物流虚火旺,赚钱真很难

  近年来,随着资本进入,互联网渗透,竞争加剧,物流业在变革,调整中蹒跚前行。我们先不看新兴的烧钱型物流企业,在传统的物流细分领域,极少数物流企业活得舒坦,多数的企业似乎都在求生存中度过,单一环节(仓储,运输等)利润下滑是不争的事实,多环节的运营同样没有好到哪里去,客户压款,增长缓慢等都是问题。真所谓,门外热闹,门内苦,物流赚钱下坡路。

  加之近年来,物流新玩法加速显现,竞争手法更残酷,更具有创意,传统物流人处于守势,除了抱团取暖,价格竞争,人脉关系等传统手段,在应对手法似乎没有新招,更加剧了企业的生存困难,这正是行业进入深度调整与转型期的信号,这个时候行业的利润将继续维持低水平,直到行业整合进入中后期,市场集中度进入中高集中度的水平,这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懂得创新,懂得客户,懂得变革的物流企业可能会赢得机会,就看你能否把握得住。

  ❷ 都想求规模:物流大市场,规模仍是王

  物流企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在如今的行业竞争中,规模仍旧是企业地位的象征,先不谈利润,就只是规模这一点就将是你面对政府,面对投资人,面对客户的最有力说明。这种思维的主导之下,国内诸多物流企业千方百计开启规模化之路,至于赚钱嘛,在常理看来,到了规模盈利自然是水到渠成。

  乍一看这种逻辑却是没有问题,物流本身就是一个靠规模追求盈亏平衡,超过临界点获得利润的行业,没有规模的支撑,要想覆盖固定成本恐怕是痴人说梦。但是,这种玩法的前提条件是你的物流企业体量要能够坚持到超过盈亏平衡的临界点,不然这种规模怕会伤害你,所谓爬得越高摔得越重,若是失败可能就死得越惨。由于边际利润的继续下跌,规模的临界点越来越大,加之互联网崇尚的烧钱模式渗透物流,免费增值盈利横行市场,我们可以预计在未来的相当长时间内这种以规模为王的行业常态仍旧是主流,至于谁能坚持到规模之外获得利润恐怕就得另说了。

  ❸ 增长快中慢:个别领域高增长,掩盖低增速

  物流前端的商业格局改变,特别是电商、O2O等新商业领域的变革带动标准化的物流服务如快递快运,本地细分物流物流子行业开启高速增长的模式,这也使得国内物流市场在GDP进入中速增长的常态下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恰恰掩饰了部分物流领域的低增长如专业物流商,第三方物流,部分专线物流商,部分海运及空运等领域。

  从这个角度看,物流业似乎是前景光明,至于钱景嘛,自然也差不了,然而,当我们仔细分析行业的投资趋势与发展态势的时候,却发现近几年的国内物流市场的门槛正在提高,投入正在加大(基础设施,管理系统,人才等),正真的投资回报期越来越长,大家似乎都在等着滚雪球效应的集中化,又或者是资本市场的认可。殊不知,这种期待可能会害了这个行业,造成行业虚假繁荣,增大行业泡沫。在这种情况之下,物流人更需要冷静深思,结合优势,抓住细分行业,不要盲追热点,不然的话,行业洗牌时失败的可能就是你。

  ❹ 人人追平台:创客下的物流平台热,没有尽头的探寻路

  我们有幸在8年前看到国内物流平台的雏形,终于在2014年看到这个概念在国内开启火热模式,于是乎,几乎物流圈里人人谈平台,试平台,玩平台,走上了一条不归的路,因为探索还在路上,成功还在对岸。这个概念将物流内外的创客们引入物流传统的物流,开启了一个个的物流创业故事。

    我们认为,在2015年这种平台热将继续,仍将掀起一股行业变革浪潮,将推动物流业进入人人平台新常态时期。这个时期,物流创客将快速发展,这种探寻将在不断的试错,纠错,完善中助力行业进入整合、融合、突破的新时期。从如今的探索情况看,物流平台们正在由感性进入理性,由理性进入实战,由实战回归本源,借力平台模式,开启行业整合新局。这一刻,路仍在脚下,探索之路仍重而道远,未来我们拭目以待。

  ❺ 细分是生存:抗诱惑求生存,越来越细是常态

  社会的浮躁正在渗透物流物流业日益变得浮躁,面临业务诱惑,增长诱惑,着实让物流企业纠结了一把,到底是生存,还是发展,不同企业的答案可能有所不同,但在如今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全市场,全网络,全格局出击会让物流的参与者吃力不讨好,很难持续发展,赢得市场口碑。

  在这种情况之下,不断地细分,不断地聚焦将成为国内物流转型发展的新常态,你可以聚焦客户群,你可以聚焦服务领域,你也客户聚焦物流产品,你也可以聚焦资源整合领域。除此外,你同样可以从时间、质量等多个方面将传统物流进行细分,越细你会越懂,越懂你会越自信,越懂你可能会越有机会成功。这个过程中你需要懂得你的优势,你更需要懂得哪些你不能做,不能禁不起诱惑,啥都去掺和,啥都想玩,到头来可能会坑了自己,害了别人,最终成为物流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❻ 蓝海变红海:蜂拥而入的热点,全物流进入红海时代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加快了物流业的信息透明,每一个热点的诞生很快就会要有不少跟进者,最终就会造成先进入者未必有先机,后进入者未必有后发,往往是哪些采准时点,靠团队,创新,人才等组合权的物流企业取得了竞争优势。

  前几年的蓝海如快运,极速物流,同城物流跨境物流等如今正在进入红海,如今的蓝海物流市场如:生鲜、限时物流、农村物流等领域正在进入逐步变红,未来会越来越红,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物流的蓝海正在逐步消失,对于新的创业者要寻找新的蓝海必须跳出去,看回来,跨点界,回本源,这正成为行业变革,行业整合,行业调整的新常态,未来将持续多久,或许只有时间与空间的变换将会给我们明确的答案。

  ❼ 资本点战火:点火物流,一旦点燃灭火可不易

  资本具有逐利,投机的双重性质,进入物流同样如此。资本们看到了10万亿的信息非对称、高度可复制的物流市场,加速投资点火是资本常态,关键在于一旦这个火被点燃了,资本就不会轻易放弃,它需要估值,它需要旗下的物流事业疯狂增长,不增长就无法转手,无法转手自然投资的价值就无法凸显。

  然而,物流本身是具有高度的O2O特征,不能仅飘在空中吹就行,更需要一个地域,一个运单,一个客户地推动,管理与服务,不然要实现物流本身的价值可是非常难。在这发展过程中,一种玩法被资本引燃,就将连带多个类似玩法兴起,于是物流PK之后就这样拉开,这下可就苦了没有资本的传统物流人,他们服务客户,他们管理及运输货物,真正能赚在他们手上的却是不均衡与不稳定,这种状态物流一天没有结束,这种状态就将持续,至于猛烈程度就看你处于物流产业链的哪个环节了。

  ❽ 人才如流水:营盘非铁打,物流兵却如流水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是在相当部分制造业的常态,有这种健全的营盘设计(组织,管理,流程与制度等),即使人员流动率超高,但这类型的制造业仍旧可以维持稳定。然而,近年来,我们在物流业却发现另外一个新的常态,那就是营盘非铁大,经常变,而人才流动更是迅猛,这种态势下,要维持物流服务的稳定其难度却真是不易。

  从整个行业及标杆的物流企业来看,虽然在营盘的设计上日趋完善,但真正有效运营的并不多,加之劳动强度,文化,激励等方面的缺失,人才常流动就正常不过来。几年来,这种态势在中小型物流企业里更是常态了,老板制,集权制,人治等物流人的进入如流水,加之信息透明,互联网发展,跨界来袭,物流人的高度流动性就更是迅猛,有的成为创客,有的开启跨界,另谋高就,这一切都在羸弱的物流企业营盘中瓦解人才培养机制。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人才流动更健康,推动人才发展,但另一个方面却是加剧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困境,弱者更弱。当然对于行业来说,这或许就是整合中的常态,功过几何留给未来去评判。

  ❾ 创业连创新:物流创业门槛高,创新开路钱开道

  物流业在进入变革、转型、发展的交叉路口的同时,也正在迎来创业的又一个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物流的机会将会更多,物流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将成为主流,物流的去中介化,利益重构化将成为必然。在这个过程中,物流的创业门槛正在提高,你懂物流不一定行,你懂互联网也不一定行,你一个单打独斗也不一定行。

  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虽说物流创业这件事容易做,但要做好的门槛日益提高,就其根本在于你需要跨界,你更需要团队,需要智慧,需要人才,最根本的因素在于你需要不走寻常路,需要创新,需要将创新落地,只有这样你才能赢得认可,借力资本,开道行业,不然你按照传统的思路与方法去玩,估计所需时间与精力,所能成功的概率恐怕是你不敢想象的。因为,如今的物流行业已经正在脱离10-20年前的时代了,这个时代是需要点新的玩法,新的思维,新的手段,新的格局,新的服务的时候了。

  ❿ 痛点变化快:物流首尾仍在痛,格局变化快

  近年来国内的物流市场围绕最后一公里花了不少功夫,如自提点,门店,便利店,共同配送,互联网同城物流等等,大家似乎都觉得最后一公里是痛点所在,拼命地布局与解决。但实际中我们却发现这并不是问题的根源,根源在于用户的需求更趋多元化,随机化,碎片化,核心在于商流的方式在变化。除此外,第一公里的物流问题大家却在沉默不语,自己搞定,貌似问题不大,但随着技术、商业、政策等综合环境的变化,这种传统的痛点加速延伸与转移,物流企业的服务需要更加前移,移动到客户的需求端,移动到客户的消费端。

  于是,在这个格局之下,这两年我们看了更多的物流或者创新的商业企业引入了O2O,以期望整合商流,间接转移痛点,挖掘机会,然而,在实践中成功的案例仍旧是少数,物流仍旧需要重新定位,重新思考,重新组合,随着个性化,定制化,碎片的全面渗透,这种趋势将更为明显,作为物流人,你需要多沉下去,跳出来,懂得顾客的真需求,真痛点,用创新的物流玩法,用高质量的物流服务抓住其痒点,这样或许是另外一条成功之路。

来源:互联网
本文由物流报平台用户攥写或转载并发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物流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或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物流报立场。转载需注明来源及作者姓名。如内容(包含图片、视频、音频、文字)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来邮告知,并提供相关证明,经本平台核实后立即删除。E-mail:zhoulh@56tim.com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