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企业推荐 > 正文

如果双11停办的话,原因竟是这样…

投稿人:  浏览: 1,568 次
5年前 (2019-01-16) 沙发

这是一篇思考双十一的小文,说的并不一定周全,但是一种信号。

小区的保安大叔从不上网购物,但他同样被双十一的各种促销信息轰炸了。

剁手党们早早地等着了这一天,他们的情绪被一波又一波地撩动起来,无论是在客厅,还是在饭桌,或者书房,甚至是马桶上和床上,买买买的声音此起彼伏——熬夜是必须了的。

如果双11停办的话,原因竟是这样...

电商们是唱戏的角,各种噱头和不断刷新底线的嘴仗不断见诸媒体,就像庙会上敲得声震天的锣鼓,生怕走过路过的人不知道,猴戏马上就要开始了。

零点以后,各家的数据报得比奥运会的金牌数还及时,掌声从来不会少,他们的周围围着一大批欢呼雀跃的食客,这种不明就里的欢呼声就好像他们赢得了全世界——对手?对手早就死在了昨天的新闻通稿里。

双十一购物节这个起源于一个无聊玩笑的商家促销日,在六年之后,成为了这个国家最亢奋的一个购物日,甚至连庙堂之上的总理都愿意来为之站台——显然谁都无法拒绝这一欣欣向荣的繁荣场面,虽然很多人知道这只是虚假的繁荣。

在去年阿里双十一的成交额为571亿,而今天快到中午的时候,阿里宣布成交金额已经超过了571亿——也许到最后,这个数字会坚定地冲到1000亿——资本市场需要阿里这么干——数字告诉我们,电商已经是中国零售业的重要角色了。

事实上,商务部在年初的时候公布数据,2014年中国全年的零售商品交易额为26.2万亿元,这里面电商贡献了约13万亿元,占到了一半。

此消彼长,电商疯狂的另一面是线下零售行业的萧条,而这样的场景全世界独一无二。

美国也有疯狂购物节,同样也是在11月——“黑色星期五”同样让美国的剁手党们也期待、欢呼甚至疯狂。

不过在这个星球上商业最为发达的国家,每年在“黑色星期五”时,唱主角的一直都是实体零售商。

去年的“黑色星期五”,全美所有的传统商场在这一天的销售额为91亿美元,而网络零售总额为23亿美元。

在坎塔尔零售编制、《STORES》杂志发布的“美国零售百强”榜中,占据榜首的一直是沃尔玛。在最新发布的2015年榜单中,沃尔玛以3436.24亿美元的销售额排在第一位,第二第三位的是克罗格(Kroger)和好市多(Costco)。资本市场的宠儿亚马逊则排在第九位,数据是493.53亿美元。毫不客气地说,亚马逊的零售额只占到沃尔玛的一个零头。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在美国,电商真的只是一个零售行业的小兄弟,而且更要命的是,美国排名前十的零售商,几乎也都有自己的网络平台,也就是说,亚马逊的生存空间事实上是在被挤压的。创新?沃尔玛也从不放弃过创新,亚马逊号称要无人机送货,沃尔玛也马上搞出了自己的无人机。

连亚马逊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别的电商了。

在同样疯狂的购物日,中国人为登陆不了网页而着急,而美国人则挤爆了沃尔玛。截然不同的两种生态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1、美国零售业高度发达,主要零售商门店遍布各个角落,既有社区店也有超级市场,美国人也习惯开着车去实体店购物。

2、类似沃尔玛这样的零售业巨头在供应商面前有强大的议价能力,这一点,美国的电商目前无法做到。

3、美国城市化程度高,商业消费人群集中,门店的辐射能力强,同时美国昂贵的人力成本,也不足以支撑建设低成本的覆盖全国的快递网络。

与之相反,中国的电商能够迅速崛起,也是具有中国特色。

1、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城市化水平不一,各地的零售业分散且集中度不高。

2、正因为集中度不高,所以实体零售商无法具备强大议价能力,(这一点也正是中国沃尔玛失落的原因),自然无法提供足够低价的商品。

3、相对低廉的快递人力成本,使得商家更愿意用电商而不是线下实体店的形式去覆盖这个如此辽阔的市场。

线上线下融合,所谓的O2O模式,是目前中国零售业最为时髦的词汇,现在的情况是,电商在击溃了实体商店之后,试图用自己的力量去占领线下的市场,不过令人失望的是,无论是阿里,还是苏宁京东,他们小心翼翼,用笨拙的手法来操作实体零售业,但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迹象能够证明,他们正在接近成功。

美国的零售商们,则是在努力守卫自己的疆域,并且也在不断地尝试用互联网的手段武装自己,比如也有自己的电商平台或者有APP,沃尔玛就开发了一款可以指引你到商品货架前的APP。

没有一种论点认为中国或者美国的零售业到底是谁的道路是正确的,商业世界的复杂程度足以让每一个诚实的评论员收起口无遮拦的嘴。

也许在未来,阿里、苏宁、京东会吞掉整个中国的零售市场,也许,中国快得吓人的城市化进程,会帮实体零售商一把,毕竟走进琳琅满目的花花世界总比对着毫无生气的电子屏幕要有意思得多。

所以,我们抛弃这个见鬼的电商世界里的双十一,并不是不可能。至少现在小区的保安,已经在为一屋子的快递而懊恼了。

来源:互联网
本文由物流报平台用户攥写或转载并发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物流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或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物流报立场。转载需注明来源及作者姓名。如内容(包含图片、视频、音频、文字)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来邮告知,并提供相关证明,经本平台核实后立即删除。E-mail:zhoulh@56tim.com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