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国际海事组织宣布2021年世界海事日的主题“海员:未来航运的核心”
国际海事组织(IMO)宣布,由于COVID-19大流行,尽管海员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他们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海事组织宣布2021年为“海员行动年”。

近5亿美元!现代重工集团连续接获9艘新船订单
2月22日,现代重工集团负责造船业务的二级控股公司韩国造船海洋表示,该公司近日连续与来自亚洲、欧洲、非洲的船东签订了总计9艘新船建造合同,包括3艘30万吨级VLCC、2艘4万立方米级中型LPG船、3艘5万吨级成品油/化学品船和1艘1800TEU级集装箱船,合同总金额约5400亿韩元(约合4.9亿美元)。

航运业碳中和“提档加速”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IMO减排新规或从2022年10月起生效
IMO的一位发言人日前表示,国际海事组织(IMO)关于全球船舶减少碳排放的强制性规则修正案草案若在今年获得通过,可能从明年10月起实施,并将适用于所有商船。

解读 |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监管新规正式实施
2020年12月18日,海关总署发布《关于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检验监管有关问题的公告》(海关总署公告2020年第129号)。该公告自2021年1月10日起实施,原质检总局2012年第30号公告同时废止。这是海关总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实现危险化学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安全发展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的重要举措。海关总署2020年第129号公告相对于原质检总局2012年第30号公告,有六大关键性变化,下面我们和您一起学习下。

交通运输部:2021年全面推进船舶检验证书电子化
据交通运输部消息,12月18日,2020年全国船舶检验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2021年要全面推进船舶检验证书电子化。稳步推进自贸区(港)国际登记船舶法定检验开放。

贪婪?ONE Apus惊魂未定, 业界抨击四起:船舶大型化, 该打住了!
上周,日本ONE公司“ONEApus”在太平洋海域发生的1816个集装箱落水损失的事故,创下2013年以来最大的无人员伤亡的海损事故!损失赔偿或超过5000万美金。

马士基遭受大规模网络攻击损失超3.17亿美元,三年后6名幕后黑手终于浮出水面?
上个月达飞轮船被网络袭击一事是备受业界关注,航运物流人也是谈网络攻击而“色变”,据悉,三年前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运输公司马士基(Maersk)遭受网络攻击的幕后黑手终于浮出了水面。

最新研究表明:航运业碳减排不能只聚焦新船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将航运业去碳化寄希望于未来研发出零碳船舶,但是近期曼彻斯特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却指出,现有船舶对污染排放的“贡献”不可小觑,航运减排绝不能仅依赖于新的环保型船舶。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技司、交通运输部人事教育司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深化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关于深化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交通运输部人事教育司有关负责同志就《意见》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中新海事部门合作保障船员顺畅换班
近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局长曹德胜应邀与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局长柯丽芬视频会谈,交流两国航运领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经验和做法,并就疫情常态化防控下进一步增进海事合作、便利海上物流供应链畅通达成了共识。

中新海事机构负责人视频会谈 加强海事合作 服务海上物流供应链畅通
6月23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曹德胜局长应邀与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柯丽芬局长举行了视频会谈,交流两国航运疫情防控经验和做法,就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下增进海事合作,进一步便利海上物流供应链畅通达成了共识。


ICS:不合规事件在过去一年中下降了25%
国际航运公会(ICS)最新调查显示,过去一年,船上发生的不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和国际劳工组织(ILO)规定的事件减少了25%。

6月1日起,集装箱重量验证有了新要求
日前,交通运输部以2020年第6号令颁布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监督规则>的决定》(以下简称《规则》),自2020年6月1日起施行。


新版船舶船员疫情防控指南再获IMO推荐
日前,国际海事组织(IMO)发布通函,向所有成员国、联系会员、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间组织推荐由我国政府提交的《船舶船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操作指南(V2.0)》(简称第二版《指南》),指导全球航运界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3月18日,IMO曾向全球推荐第一版《指南》。

深化联防联控合作 严防水上空中境外疫情输入
3月2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依法防控境外疫情输入最新情况。交通运输部、中国民用航空局有关司局相关负责人就指定机场入境、水路口岸疫情防输入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船舶碳排放到2030年至少减少80%
据劳氏日报报道,一份由国际海事组织(IMO)的两个非政府组织成员——清洁航运联盟(Clean Shipping Coalition)和太平洋环境组织(Pacific Environment)共同提交IMO的联合提案显示,希望船舶能实现更大幅度地降低碳强度,到2030年较2008年至少减少80%,目标至2034年实现航运业的完全脱碳。

国际海事组织推荐我国船舶船员疫情防控指南
本报讯 3月18日,国际海事组织(IMO)发布第4221号通函,向所有成员国、联系会员、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间组织推荐由中国政府提交的《船舶船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操作指南(V1.0)》,指导全球航运业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首个海运船舶网络安全实施指南发布
近年来,随着马士基航运公司(Maersk Line)和中远货运(COSCO)等航运巨头先后遭到网络攻击(马士基的网络攻击损失达3亿美元),国际航运业规范和提升网络安全风险管理已经迫在眉睫。

8万余名中国船员在远洋, 疫情期间如何保障? 交通运输部回应了
3月16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副局长杨新宅介绍了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依法防控境外疫情输入有关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