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物流 > 快递快运 > 正文

顺丰遭遇年度净利润下滑却还在大手笔花钱,逻辑何处?

投稿人:  浏览: 2,982 次
5年前 (2019-03-20) 沙发
顺丰遭遇年度净利润下滑却还在大手笔花钱,逻辑何处?

3月15日,顺丰发布了2018年度财报。财报显示,2018年度顺丰控股实现营业收入909.43亿元,增幅达27.60%。就其净利润而言,顺丰控股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45.56亿元,同比下降4.5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达34.84亿元,同比下降5.92%。

顺丰遭遇年度净利润下滑却还在大手笔花钱,逻辑何处?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以往顺丰披露的年度财报显示,这是顺丰控股自2016年借壳上市以来首次遭遇年度净利润下滑。

净利润下降,新业务将成顺丰第二春

顺丰在2018年财务快报中表示,2018年公司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除成本上涨外还有对新业务的投入,新业务主要是指对多元化的物流服务的扩展。

虽然净利润下降,但亿欧物流查询顺丰2018年财报显示,新业务(包含快运、冷运、同城配、国际业务等在内的新业务)收入达171.88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75.93%,占整体营业收入的比重由去年的13.71%上升至18.90%,新业务的迅速增长对公司的整体营收增长贡献显著。

顺丰遭遇年度净利润下滑却还在大手笔花钱,逻辑何处?

顺丰遭遇年度净利润下滑却还在大手笔花钱,逻辑何处?

且由上图可知,新业务虽不能与占比58.68%的时效业务和占比22.43%的经济业务相提并论,但快运、冷运、同城配、国际等新业务的营收占比均有提升。不难看出,顺丰再稳固自身传统业务的同时,不断的拓展新业务的边疆。

但在顺丰拓展新业务的同时,也不乏让人产生一些困惑。根据亿欧物流的观察,一个企业在进行业务拓展时,主要有两点原因:一、企业自身发展状况不好,需要寻找新的支撑点来支撑公司的发展,提升公司在同行中的竞争力和综合能力;二、企业公司发展状况良好,需要开拓新业务来扩大企业市场规模和占有领域,提升和完善公司综合实力。而如果根据以上观察,很显然,顺丰是属于前者。在此,亿欧物流分析如下:

1、快递市场竞争越发激烈,顺丰需寻找新的增长点。

根据物流市场现状来看,随着国内电商业务的持续上涨,快递业务量、快递业务收入也在持续增长。据国家邮政局官网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957.1亿元,同比增长24.7%;2018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038.4亿元,同比增长21.8%。

由此可知,快递市场业务量虽在逐年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伴随着快递市场的更加细分化,各大快递公司在快递市场的份额也在发生着系列变化。

顺丰遭遇年度净利润下滑却还在大手笔花钱,逻辑何处?

从市场份额方面来看,根据各大快递公司披露的2017年财报数据显示得知,明显能够看出顺丰占比为7.9%小于百世的8.6%、申通的10.0%、韵达的11.4%、圆通的13.1%、中通的15.4%,顺丰市场份额在这几家上市快递企业当中占比最小。而且这几家快递公司业务量的最大来源是电商快递,虽然顺丰也涉足了电商领域,但仍然面临着快递市场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也只能选择从其他方面突围。

2、利用新业务,增加自身行业壁垒,打造综合型物流公司。

顺丰是以快递业务起家,其主要的营收来源也是源于快递业务。当快递业务增速放缓时,通过新业务来极速弥补主营业务所带来的业绩下滑,不失为多一种选择。而且新业务的增长速度还是很可观的。

虽然目前顺丰投入在新业务方面的资金还未回本,但想要形成一定的营收规模还需一段时间。所以顺丰无论是面临快递市场方面的压力转型,还是想要通过新业务的整合来增强自身综合物流的底盘能力,并通过科技手段将各项基础业务能力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供应链解决方案,都是在为顺丰做一个多元化链条的综合型物流公司转型而努力,增加行业壁垒。毕竟现在顺丰处于阿里京东两面夹击的状态。

多方布局之下,顺丰的野心

顺丰在新业务方面的营收增长的背后,必定有一盘大棋。

快运顺丰入局快运市场,是因为快运市场仍有突破点,还未出现较大的巨头。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零担快运市场规模约1.25万亿,是快递市场规模的2倍,但零担行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市场集中度低。

2018年3月,顺丰速运斥资17亿元收购新邦71%股份,以“顺心”为全新品牌开始运营新邦原有业务。顺心捷达主要是通过加盟制为主的建设和商业化运营,根据其网络和货量规划,计划到2020年起网数量超过10000家网点,并从市级覆盖逐渐扩延至乡镇覆盖;2018年8月,中国铁路总公司所属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和顺丰成立的合资公司中铁顺丰深圳揭牌成立。合资公司中,中铁快运占股55%,顺丰占股45%。

顺丰斥资入局快运市场,看重的不仅仅是快运市场未来的发展规模,也在为自身发展拓展多元化业务。

冷运:生鲜电商的异军突起,满足了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并伴随着新零售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全场景式的消费体验。冷链市场也逐渐扩大规模,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700亿元,年复合增速将超过20%。但同时,我国冷链物流仍面临着技术受限、成本较高、标准化建设滞后等问题。

顺丰看重冷链市场的大好前景和机遇,于是,2018年8月与美国夏晖公司正式宣布在中国成立了合资公司新夏晖。并借助其国外的冷链技术和丰富的运营经验来提升国内的冷链市场水准。

同城配:近两年同城配送发展规模扩大,据国家邮政局官网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同城业务量累计完成114.1亿件,同比增长23.1%,同城业务收入占全部快递收入的15%。其中,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城市配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即时配送行业年收入突破800亿元,2018年即时配送市场回归仍以超过30%的增长率速度快速增长,预计2019年累计完成即时配送订单量159.2亿件,增速未28.4%。

外因变化促使顺丰看重市场需求并重新设计产品,2018年7月,推出“同城急送”业务。

国际业务方面:顺丰一直想要扩展自身业务布局来对标国际物流巨头联邦快递、联合包裹、敦豪等,与国外企业合作也是走出国际市场的一步。

2017年5月,顺丰便与美国物流巨头UPS合作在香港成立合资公司,分别出资500万美元,各占50%股份,助力双方共同开发和提供国际物流产品,聚焦跨境电商贸易,拓展全球市场;2018年10月,顺丰又以55亿元收购了敦豪香港、敦豪北京两家公司100%的股权,DPDHL集团把其中国内地、香港地区及澳门地区的供应链业务转移至顺丰,当然此交易不涉及DPDDHL集团在中国诸如国际快递、货运及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等其他业务。

对于顺丰而言,本次的收购不仅是助于顺丰能够加速拓展跨国企业客户,还能够提升其综合物流服务能力。

顺丰遭遇年度净利润下滑却还在大手笔花钱,逻辑何处?

由此可以看出,顺丰布局的新业务领域虽有各大企业争相布局,但却还未出现巨头。

而且顺丰2018年很忙,忙着收购,找合作伙伴,做产业链,大力研发,提升单位效能。2018年至今已经投资了多家公司,通过上图得知,不止快运冷链、同城、国际物流等领域有顺丰投资的身影,还在大数据、交付平台、人工智能物流技术及仓储、电商、无人货架、供应链金融等多方面涉足。由此可见,顺丰打造成综合物流服务商的野心勃勃。

总结:

对于物流行业这样资本密集型的企业来说,想要巩固护城河形成竞争壁垒,那就需要不断地资本投入和培育新的增长点。顺丰不断加大对新业务的布局,未来,或许会形成几足鼎立的局面,拉动顺丰综合实力。但是,中国快递市场强手环伺,资本过剩,竞争过渡,国际市场上巨头更强,规模更大,顺丰想要平衡资本市场诉求和稳定长期发展,并对标国际物流巨头的这条路,显然并不是很好走。

国内市场,京东阿里两大企业在物流领域的发展,对顺丰来说简直是冰火两重天。京东物流六大产品中的个人快递更是直接对标顺丰,时效上不亚于顺丰价格还比其低;2019年3月,阿里46.6亿元战略投资申通,自此聚齐了百世圆通中通四家快递企业,而他们占据着国内快递市场的半壁江山。国内七大上市快递企业中四员大将被阿里招入麾下来完成其物流体系及上下游链条的搭建。

国外市场,联邦快递作为全球最具规模的快递公司,它为22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快捷便利的快递服务;DHL业务几乎遍布全球,其提供的运输、物流服务是全球最大的递送网络之一;UPS每年的年递运量达到了39亿件包裹及文件,服务的区域涵盖世界范围内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所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顺丰来说都是带有极大的挑战性。而投资于未来的顺丰或许看准的更多是其大力发展新业务背后高附加值产品供应链所蕴含的巨大机会。

毕竟在3月11日,顺丰敦豪供应链中国发布会上,就顺丰敦豪品牌的亮相王卫表示,这是标志顺丰正式从快递市场进入万亿级供应链市场的里程碑时刻。

 

来源:互联网
本文由物流报平台用户攥写或转载并发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物流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或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物流报立场。转载需注明来源及作者姓名。如内容(包含图片、视频、音频、文字)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来邮告知,并提供相关证明,经本平台核实后立即删除。E-mail:zhoulh@56tim.com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