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最新资讯 > 正文

重庆乐享立体公交网 畅游“8D魔幻城”

投稿人:  浏览: 2,314 次
5年前 (2019-10-21) 沙发

  今年国庆长假,“生怕把外地游客挤着”的重庆实力圈粉,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859.61万人次,同比增长10.6%,超过重庆市总人口。继“8D魔幻城”“魅力不夜城”等称呼后,重庆又被网友称为“最欢迎游客的城市”。这其中,多元化的公共交通既是保障,也是超具吸引力的景点。

“我经常来重庆出差、游玩,白天都会选择轨道交通,不堵车、很方便,夜间到达也能很快坐上出租汽车。”在重庆北站北广场地下2层到达大厅,李女士对公共交通接驳服务赞不绝口。

顺着李女士所指的方向,出站后正前方就是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和10号线,左手边是长途汽车站,穿过通道便可乘坐客车;右手边,上一层可搭乘出租汽车,上两层到达地面层,便是公交车枢纽,旅客、市民可根据需要选择多种交通方式出行。

重庆公共交通的便利,远不止这一处。2012年10月,重庆正式入选首批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城市。6年来,重庆把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作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城市提升的重要抓手,积极打造公交轨道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为群众提供快捷、安全、方便、舒适的出行服务。

2019年交通运输部“我的公交我的城”重大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首站来到重庆,探寻这座山水之城公共交通的独特魅力。

运能提升服务升级 公交优先落地开花

“重庆主城区四面环山,道路资源供给有限,必须大力推动公共交通优先,实现绿色出行。”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局长梅永康说。

为推动公共交通优先发展,重庆市交通运输部门不断提升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运营保障能力。目前,公交运营线路760条,营运车辆9400辆;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6号线、10号线和环线东北半环8条线路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骨架网络基本形成。

重庆持续扩大公交线网覆盖面积,于2014年实现公共交通对主城区绕城高速公路以内区域的全覆盖,并将公交线网向主城区绕城高速公路以外区域扩展,主城区常规公交线路网2664.8公里,中心城区500米站点覆盖率达98%。主城区公交中途停靠站点达到5000余个,公交站场(含首末站)123座。

“我在南坪上班,3号线没通之前,通勤要一个多小时。现在我从嘉州路地铁站上车,不用换乘,半小时直达南坪,特别方便。轨道交通出行已经是我日常通勤的首选。”重庆市民王成榆说。

推动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完善的线网、便捷的接驳设施、快速的通行条件是必不可少的要件。

重庆城市道路狭窄、桥隧比例大,以两车道、三车道为主,且多单循环道路,“毛细血管”脆弱,大量交通流量集中在少数干道上,“先天不足”导致公交优先道规划难、建设难。

为此,重庆市委、市政府将公交优先道建设工作纳入“民生实事”,交通、规划、建设、公安、财政等部门通力协作、形成合力,按职责落实公交优先道规划、建设、管理及资金保障。重庆因地制宜,在部分交通拥堵、道路资源有限的桥梁及立交桥出入口,将社会车辆定向快速通道与公交优先道相结合,既有效利用道路资源,又保证公交车快速通行。目前,重庆主城区共投用14个路段105.4公里公交优先道,高峰时段公交优先道内公交车平均运行时速可达17.7公里。

纵向优化横向接驳 公交轨道融合“有温度”

轨道交通1号线或6号线至小什字站可达洪崖洞,618路公交转503路或轨道环线、6号线可达朝天门码头,轨道交通3号线可达观音桥步行街,步行5分钟左右就有606路、619路等公交车可便捷换乘……“行千里,致广大”,密织的公交线网、通达的轨道交通、梦幻的“空中走廊”共同构成重庆公共交通强韧的骨架,联通干线、沟通两岸、串起景点和商圈,将整座城市紧紧环抱,并形成了立体、魔幻、令人惊叹的风景线。

重庆高度重视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的融合发展,在拓展轨道交通覆盖范围的同时,推动常规公交线网朝着功能更加完善、布局更加合理、换乘更加便捷的方向发展。

按照干、次、支三级公交网络布局总体思路和“纵向优化、横向接驳”的优化原则,重庆不断强化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之间的快速接驳,458条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快速接驳,94%以上的轨道站点出站后即可便捷换乘公交,基本形成“以轨道为骨架、以公交为主体”层次分明、衔接合理的公共交通一体化线网结构。

重庆依山而建、傍水而生,路窄坡陡的特殊地形使步行占据了很大的出行比例。为解决群众“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重庆交通运输部门持续提升公交网络的覆盖深度,投入小体型“穿梭巴士”,方便居民出行。

“630路是重庆第一条穿梭巴士线路,运行的道路正是典型的山地城市次支道路,坡陡路窄,部分路段仅有一个车道。”重庆两江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人和分公司党支部书记黄伟介绍,这条线路目前有12辆车,6时30分发班、20时30分收班,运行兴竹路、观音桥商圈、金紫山社区一线,日客运量5900人次左右,金紫山社区居民可搭乘630路穿梭巴士至红旗河沟枢纽站换乘轨道交通及常规公交车。

“线路没开通之前,要走20多分钟才能到公交站点,雨天下坡路很难走,更不想出门。现在我每天都坐这趟车,去买菜、接送小孩都特别方便,确实是一条很有温度的线路。”金紫山社区居民夏女士说。

2013年至今,重庆全市共开行“穿梭巴士”线路180条,累计投入穿梭巴士1000辆,建成了极具山城特色的城市公交微循环网络,实现了居民小区—轨道交通—公交节点之间的快速衔接。

 因地创新另类公交 山城出行“上天入地”

轻轨穿楼房,虽然重庆人早已习以为常,但在外地人看来简直就是难以置信的“神操作”。这座“网红车站”,就是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李子坝站。

“李子坝站是国内首座与商住楼共建共存的跨座式单轨高架车站,车站与商住楼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用,采用‘站桥分离’的结构形式,轨道车站桥梁与商住楼结构支撑体系分开设置,最大限度减小列车行驶带来的震动和噪声,实现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重庆市轨道(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二公司客服管理部站务安全员邹燕茹介绍,李子坝站结合地形特点在不同楼层设置了出入口,方便不同楼层的乘客进出站。

公共交通与城市的深度融合,让上天入地、跨桥穿楼的重庆交通蜚声中外。在“公交都市”创建过程中,重庆市交通运输部门注重人性化设计,着重解决爬坡问题,让公共交通站点更好地适应城市地形。

渝中区两路口的皇冠大扶梯也是典型的例子,全长112米、全程运行2分30秒的超长电梯作为交通工具,连接了轨道交通两路口站和重庆火车菜园坝站,使换乘接驳更为便利。

“重庆的高差地形导致轨道埋深较大,轨道交通建设难度较高,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出行,在设计方面我们采取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交通规划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傅彦介绍,硬件主要体现在轨道交通配套建设方面,将通道延伸进建筑物、使用电扶梯,减少步行时间和爬坡路程,也能更好地集散客流;软件方面就是设置更加清晰地指示系统,有效指引乘客到达目的地。

同时,为更好地实现各种公共交通工具之间的衔接,鼓励群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2013年,重庆实施主城区公共交通一小时免费优惠换乘政策,在全国较早地实现了常规公交、轨道交通以及公共电梯扶梯等多种公共交通工具之间的交叉优惠换乘,每年为市民节约出行成本7亿余元。

在票价优惠政策、公交提速、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提升等措施的组合拳作用之下,重庆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分担率稳定维持在60%左右,居民公共交通出行满意度达85.2分。

来源:交通运输部网站
本文由物流报(www.56tim.com)平台用户攥写或转载并发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物流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或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物流报立场。转载需注明来源及作者姓名。如内容(包含图片、视频、音频、文字)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来邮告知,并 提供相关证明,经本平台核实后立即删除。E-mail:zhoulh@56tim.com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