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装备 > 正文

商用车后市场整合之风渐起

投稿人:  浏览: 2,539 次
5年前 (2019-09-28) 沙发
商用车后市场整合之风渐起

商用车后市场是一个好的投资项目

1.1  汽车保有量与车龄不断提升,后市场必将成为产业热点 

汽车保有量与汽车平均车龄,是汽车后市场发展的两大驱动力。

保有量方面,2018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4亿辆。虽然略低于美国的2.8亿辆,但美国保有量新增仅为580万辆,而中国新增保有量达2700万辆,是美国的4.6倍,并且增速明显。预计2020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保有量国家。

商用车后市场整合之风渐起

(数据来源:德勤、IHS)

车龄方面,由于平均车龄越长,需要维修保养的费用越高,所以后市场的体量也越大。美国目前的平均车龄已到11.8年,过去五年中,平均车龄增加了4%。而中国由于汽车行业发展较晚,目前平均车龄仅为4.9年,远低于美国。但根据市场用车经验,车龄一般到5-6年后会进入维修保养的高峰期,所以,预计中国汽车后市场即将迎来爆发期。

1.2  商用车比乘用车机会更大

汽车后市场可以分为商用车与乘用车两大类。虽然在保有量上乘用车大于商用车,但乘用车后市场可探索的机会并不大。

首先是维修保养的方式。目前国内乘用车的维修,主流上还是以4S店为主,第三方占比不超过4成,并且已经形成如途虎、康众这类巨头企业,可切入点较少。

其次是维修费用。国内商用车平均车龄高于乘用车,且由于商用车运营时间更长,每年大修的次数更多,年维修费用普遍在1.5万-5万元之间(不同车龄维修费用差距较大),是乘用车的5倍以上。市场上超亿元规模以上的配件商乏善可陈,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1.3  做服务能更好地应对经济危机

宏观上,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增速趋缓、增幅回落。2018年,全国新车销量同比下降2.8%,是中国新车全年销量28年来出现的首次年度下跌。当经济红利消失,配件、维修厂商在高成本压力下都将面临洗牌,存量整合会成为主旋律。

而做后市场服务的企业,以降本增效为切入点,能够在混沌20多年以原生从业者为主的商用车后市场中,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有更大的切入空间。

商用车后市场,谁执牛耳

商用车后市场是一个超万亿级的市场。参与者们尝试从不同的领域切入这一市场,维修连锁、车联网、技术社群、互联网玩家、配件流通商、物流车队、车管软件、厂家谁执牛耳?

2.1  维修——云卡、优车联

6000亿维修市场等待整合

国内商用车维修保养市场规模已超过6000亿元。目前,服务于商用车的授权企业约为1万家,非授权企业超过30万家。整体来说,国内的维修市场依然处于属地化、小散乱的市场现状,尚未整合出巨头企业。

对于没有自营维修站的物流公司来说,市场上的修理厂存在诸多问题,如价格不透明、异地维修没保障、品牌车型限制等等,导致目前的社会维修厂难以满足物流企业的需求。

线上整合平台更易实现

商用车维修市场的整合发起方式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

线下整合以全国连锁为方向,目的是打造一个遍布全国的维修网络,但资产相对较重。而线上整合是以各地维修厂加盟合作的方式为主,复制、扩张方式更为简单,代表企业有云卡、优车联等。

业务模式上,司机或者车队长通过网上维修平台下单,平台将订单发送给合作的服务站,然后派专业的技师上门维修服务,服务完成后由客户确认订单。

发展路径上,维修平台普遍以维修为切入点,未来或逐步向配件集采和大数据积累等方向发展。

商用车后市场整合之风渐起

2.2   技术社群——共轨之家

共轨之家是一家以技术为主轴的产业互联网企业。2014年上线,目前已拥有40余项技术专利,30万+会员,覆盖服务站超过10万家。

业务上,一方面,能为线上会员提供维修知识库以及远程诊断服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智能设备,采集前端车况数据,为车主/物流企业提供更好的养护方案。最后,通过大量的数据积累,实现对主机厂的数据补充。

商用车后市场整合之风渐起

2.3  SAAS——管好车

管好车是一家软件公司,于2018年8月正式上线,截至目前车队客户超300个,管理车辆超6万辆,GMV达8亿元。

本质上来说,管好车是通过系统软件来帮车队省钱。特别是对于信息化程度偏低的中小车队,通过定制化的软件,帮助车队在司机结算、排班调度、财报、应收账等管理相对原始的业务环节实现信息化,从而帮助车队降本增效。随后通过逐渐扩大的客户群体,逐步向车后市场方向倾斜。

商用车后市场整合之风渐起

2.4  轮胎租赁——大车队长

大车队长主要为物流公司提供轮胎租赁服务。商业模式上,依托智能管理和专业轮位服务,以里程计费为结算方式,为客户提供轮胎租赁解决方案。

简单地说,大车队长的模式一是帮企业降低轮胎成本,二是降低管理成本。轮胎采购上,大车队长利用多家国产轮胎厂的集采优势以及翻新技术,可以更大地压缩轮胎采购成本,降低企业的租赁成本,并享有一定账期。管理上,专业的轮胎管理可以降低事故风险,并配备全国救援网络帮助企业应对突发状况。

商用车后市场整合之风渐起

除了以上5家企业,参与本次沙龙的还有维修连锁大成汽修、从轮胎切入的甲乙丙丁,从配件切入的正大富通,以及从租赁切入的全路程等等。可以看到,整个后市场百花齐放,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这一市场蕴藏着巨大机遇。

汽配与维修的未来将如何发展

3.1  顺丰投资:汽配比维修更有机会走出巨头

汽配与维修,是商用车后市场的两大关键领域,顺丰产业投资人张萍认为,配件行业更容易走出来。

首先是参照全球案例,市场已经出现了超百亿美元的配件商,如美国的ORLY。

其次,配件相较于维修更具标准化,是一个完整闭环,并且有规模效应。因为配件在流通中的核心是及时、准确,随着规模扩大、密度提升,流通效率可以得到较大的提升。而维修是非标的,形成连锁后依然难有规模效应和品牌溢价的优势;并且维修往往需要依托第三方配件商供货,服务没有形成闭环。

3.2  车畅行:修配融合是发展的必然

车畅行傅爱华则认为,维修是一个集合,离不开技术与供应链支持。对于每个维修厂来说,20%的配件能解决80%的问题,只要掌握了活跃客户的需求,做好配件管理,就不会对第三方配件产生依赖。所以,如果能把配件管理做好,修配融合在未来一样可以走出全国连锁的维修企业。

目前市场还是一个量变的过程,不止修配,如主机厂、车辆租赁公司、软件技术企业、轮胎租赁管理企业、大车队等,各个角色还未展开直面的竞争,未来都有机会。

3.3  其他观点:资本更看重利润杠杆

商用车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知名投资机构认为机会还很多,10年后甚至能实现数据驱动、科技驱动,未来的故事十分美好。

但同时该机构也指出,目前后市场的企业商业化程度普遍不高,这挡住了许多投资人。特别是个别企业把资产做得很重,虽然很踏实,但规模不大。企业的YOY只能做40%-50%,往往不符合资本的要求。如果做天使投资,风险相对会高一点。现在的经济环境下,大家做的都是存量的肉搏战。对于资本来说,更看重利润杠杆,相对会更多地考虑企业YOY过百的项目,风险更低。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来源:互联网
本文由物流报(www.56tim.com)平台用户攥写或转载并发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物流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或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物流报立场。转载需注明来源及作者姓名。如内容(包含图片、视频、音频、文字)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来邮告知,并提供相关证明,经本平台核实后立即删除。E-mail:zhoulh@56tim.com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