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物流 > 行业动态 > 正文

有效利用区块链技术应用 提升农产品供应链治理效能

投稿人:  浏览: 2,624 次
4年前 (2019-12-10) 沙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产品安全问题,顶层设计,改革引领,法治保障,产管并重,多策并施,农产品供应链治理体系逐步完善,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产品供应链治理新境界。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再次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明确将“四个最严”确立为新时代我国食品安全工作重要的指导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关系我国13亿多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抓得紧而又紧”。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治理面临的难题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通常由五个环节组成——供应环节、生产环节、加工环节、配送环节和销售环节。每个环节又涉及各自的相关子环节和不同的组织载体,链条长而松散,组织结构复杂。农产品从农田到消费者的过程涉及到农民、中间商、运输商、销售商、加工企业等不同责任主体,每个主体都有可能会发生质量安全问题。具体来说,我国农产品供应链治理面临着以下五大难题:

一是上下游缺乏信任——上下游成员主要以简单的买卖关系为主,彼此间缺乏信任,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稳定性差。二是信息不对称严重——不同阶段成员以不同的角色参与供应链运作过程,各方掌握的信息具有典型的不对称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信息壁垒严重,导致产供销脱节。三是信息安全难以保障——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农业生产过程每个环节都积累了大量数据,成为每个参与者的重要资产,但是用户隐私及商业机密等无法得到保障,也进一步限制了信息的共享。四是组织协调效率低——农业生产主要依赖生产者个人意志,缺乏统一的调度协调和规划,用户的资源利用率低、尚未形成优势互补的机制,深层次的协调和合作难以展开。五是质量安全追溯难——我国农产品初级生产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具有一定难度。同时,可追溯数据的录入、跟踪质量难以保证。

上述的难题向我国农产品供应链治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对农产品从幼苗、农药等农资采购到送达最终消费者手中全过程的监控与管理,形成“产—供—销—消”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可以为农产品供应链治理带来重大变革,注入新的活力。

区块链技术的基本特征

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之后,下一代颠覆性的核心技术。它是一种以密码学算法为基础的点对点分布式账本技术,其本质是一种互联网共享数据库。区块链技术基于密码学算法来保证价值的安全转移,基于哈希链及时间戳机制来保证数据的可追溯性、不可篡改特性,基于共识算法来保证节点间区块数据的一致性,从而从技术上解决了依赖信任的中心化模型带来的安全问题,成为提升供应链治理效能的重要基石。一般来说,区块链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一是多中心。由于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存储,区块链不存在中心化的硬件或管理机构,这使得任意节点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均等的,最终系统中的数据块由整个系统中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来共同维护。二是开放性。区块链系统是开放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其他链上的数据对所有人公开,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公开的接口查询区块链数据和开发相关应用,因此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三是自治性。区块链采用基于协商一致的规范和协议,整个系统中的所有节点能够在去信任的环境自由安全地交换数据和信息,这使得对“人”的信任转变为对计算机的信任,任何人为的干预均不起作用。四是信息不可篡改性。一旦经过验证并添加至区块链,信息就会被永久的存储起来,除非能够同时控制住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否则单个节点上对数据库的修改是无效的。五是匿名性。由于节点之间的交换遵循固定的算法,区块链中的程序规则确保数据交互是无需信任的,因此交易各方不用通过公开身份的方式让对方产生信任,对信用的累积非常有帮助。

区块链技术提升农产品供应链治理效能的可行性

区块链的技术特征有利于集体维护一个可靠的公开透明的分布式数据库,并将数据进行加密存储以保证信息安全,这对于农产品供应链治理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2017年8月,商务部和财务部共同出台《开展供应链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强调“重点推进区块链应用,推动追溯系统创新升级”。2017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利用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建立基于供应链的信用评价机制。目前,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农产品供应链治理已经产生积极作用。

一是助力农产品供需透明化,有利于加强链条成员诚信合作。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全部数据可以上传到分布式账本存储,形成不可篡改账本内容,提供给消费者、采购商查阅。并且,区块链数据共享过程保证整个流程的严密性、合法性,所有的隐私数据都能归属到所有的成员拥有。2017年4月,中南建设携手北大荒共同打造全球首个区块链大农场,创新性地提出“平台+基地+农户”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建立从原产地到餐桌的封闭自治农业组织,从源头上杜绝农户的投机行为。

二是推动信息充分分布防篡改,有利于促进农产品供应链供需平衡。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充分分布化,实现消费者、种植户等成员的同步记账,基于相互之间的利益不相容机制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避免利益趋同的数据篡改风险。2017年9月,众安科技推出“步步鸡”项目,鸡苗的供应源、养殖基地等环节不再存在信息壁垒,所有信息都通过区块链进行流转,实现了散养鸡从养殖场到餐桌的溯源防伪。

三是改善运送跟踪安全保障,有利于降低农产品供应链物流成本。通过区块链可以将物流信息保留在区块链中,买家可以快速、简单、低成本的核实卖家的真实信息,有助于账户数据标准化,改善数据质量。同时,区块链技术的使用则可以显著的减少失误,一方面省略掉人工干预环节,缩短交易时间;另一方面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环节成本。

四是精确定位参与群体,有利于实现农产品供应链数据共享。区块链要求参与对象在特定的范围内,通过签订相关协议来围绕同样一个目标来开展各个层面的工作。因此,无论是化肥、农药的采购过程,分选加工的信息,还是种植户、采购商的信用评级,区块链技术都可以产生的数据全部上传并储存到共享分布式数据库中。所述的应用层向参与者提供人机接口,使其通过所述的信息层连接到所述的数据库层,读取或修改农产品信息,保证提供给利益相关方的是完整、透明的信息。

加快推进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农产品供应链治理的政策建议

农产品健康安全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方面,未来需要进一步采取多种举措,加快推进区块链技术应用,提高农产品供应链治理效能,打造绿色农产品供应链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推进。一方面,做好区块链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加快我国农产品供应链治理的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结合我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情况,及时出台产业发展扶持政策。

二是加快标准体系建设,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继续针对农业领域制定区块链标准应用指南,逐步完善区块链技术和应用标准兼容体系,选择条件成熟的典型农产品供应链开展贯标与评估,组织开展行业应用的安全风险评估,进一步推动区块链农产品供应链的深度融合。

三是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核心技术创新能力。集聚产学研用等多方资源,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农业区块链应用的创新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促进技术的产业化。

四是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形成示范效应。以产品溯源、登记认证、数据共享等方向为突破口开展行业专项应用试点示范,树立典型,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区块链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应用发展。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区块链技术与既有产品与服务的融合创新,构建成熟的区块链应用产品体系及行业解决方案,带动供应链上下游成员提高对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积极性。

五是实施区块链人才战略,建立健全培养体系。围绕农业区块链技术发展和应用需求,构建深层次、多渠道的区块链人才立体培养体系,支持高校和职业院校设置区块链技术应用相关专业,依托区块链实验室、人才实训基地,加快培育区块链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鼓励实力雄厚的农业龙头企业创办“企业大学”,借助企业本身信息技术基础,开展区块链技术应用孵化项目,加快培养实用型区块链技术人才。

来源:互联网
本文由物流报(www.56tim.com)平台用户攥写或转载并发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物流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或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物流报立场。转载需注明来源及作者姓名。如内容(包含图片、视频、音频、文字)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来邮告知,并提供相关证明,经本平台核实后立即删除。E-mail:zhoulh@56tim.com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