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最新资讯 > 正文

另一视角看无锡超载事件

投稿人:  浏览: 2,353 次
4年前 (2019-10-29) 沙发

另一视角看无锡超载事件

无锡超载事件进入了全国人民尤其是物流人的视线。很多声音质疑官方说法,认为桥梁的质量和设计存在问题。笔者认为,这是记忆惯性,属于多年来老生常谈的工程质量话题。其实撇开质量是否有问题不谈,让我们用另一个视角去看。

另一视角看无锡超载事件

这几年,留意CCTV的朋友应该看到,主流媒体屡屡播出«大国崛起»,«大国重器»这样的纪录片,凸显和宣传了我国在基建方面的能力。而这些年城市的建设,各地高铁通车带来的便利也是每个人实实在在感受到的。同时结合“一带一路”的政策,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业保持稳步发展,我国在东南亚,非洲,中东,南美,北美均有大量承包工程。对外新签合同额由2005年的296亿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2652.8亿美元,涨幅达8倍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由2005年的1609家增加到2017年的近4500家。我国在国际上承包工程数量毫无疑问是位居前列的,除了赚钱,推进“以项目换资源”“以项目换政治支持”的合作模式,也是一种政策导向。在这一背景下,无锡事故如果在国际上带来“中国工程质量欠佳”的印象,无疑是“国之大事”,会有多少人莫名其妙丢了饭碗,会给我国带来政治上,经济上均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因此笔者认为,为大局计,无论是否存在工程质量的问题,既然官方的说法定性为超载导致,就从超载这个层面来看,了解物流现状,做出未来对我们最有利的判断即可。

超载,笔者认为其实是人性的问题。物流说穿了就是用时间去换钱,因此司机,船主肯定是愿意在一个车次(航次)的时间挣更多的钱,而目前物流的结算模式就是按体积或重量多少来计量运费,所以只要是人去驾驶,有超载的心理,就是正常的。而在管理超载上,职能部门过多,要么都不管,一旦遇到政策或者出了事,就会一起管,这是个问题。这次无锡事件出现后,全国范围内严查超载,各检查站,码头,货站,仓库都出台一系列措施,面临一系列检查,遭遇一系列关停,导致时间成本上升,物流运价受到波及,成本上涨,很多承运人“很受伤”。

另一视角看无锡超载事件

未来应对的趋势,应该是从供应链,管理两方面实现“去人工化”。一方面,依托科技,自动化的设备,来提高物流的效率。比如装卸环节的装船机,机械手,自卸装置等。其实对于华东,华中粮食类的卸货码头,根据笔者的统计,目前搬运工平均年龄已经超过40岁,而且没有年轻人肯加入了,去人工化即是被迫,也是趋势。而自动化以后的装卸效率也得到了提高,一开始可能不明显,但随着上下游自动化配合程度的提高,带来的整体时间浪费会越来越少,物流整体成本会下降。比如增加了自动装船(车)装置后,虽然目前每船(车)装运时间和人工装运差别不大,但减少了破包,降低了亏舱,整齐划一的货物也给卸货降低难度,加快卸货时间,从供应链的角度看,这就是优势。另一方面,在管理超载上,也需要不断的简化程序,去人工化,最终可以变成自动化检查。目前国家越来越加大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ETC)推广力度,想象一下如果未来船进出港口,车上下高速都不用停,也不需要检查人员上船,上车查验,将会节省出大量的时间,这无疑有助于物流成本的降低。

作者:庄达维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